工作原理
CTL 新型高效离心萃取机用于具有密度差的两液相相系的萃取和分离。该产品荣获国家科学大会奖、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、安徽省科学进步奖以及多项发明专利。其工作原理包括混合传质与两相分离过程,而这两个过程都是在同一个机器内完成的。
混合传质过程
轻重两相溶液按一定相比分别进入下部混合室,由轮式搅拌桨及分散桨或由环隙式紊流作用,将两相充分混合,使溶质从物料相中转移到萃取剂相中,完成混合传质过程。
分离过程
混合液进入转鼓后,在离心力场作用下,因密度不同互相分离,密度大的重相逐步靠向鼓壁,密度小的轻相逐步靠近中心,最终两相液体分离并分别通过各自堰板进入收集室由引管接出机外,完成两相分离过程。
技术创新
高技术参数
转子有内径可达 1000mm,是国内外同类设备最大直径,也是处理能力最大的机型,其混合通量可达 61m3/h - 100m/h。长径比(L/D 一般大于 2,有效增加了无聊在机器内部的停留时间,使两相能充分混合、分离。转速一般 1000rpm - 3000rpm,分离因数大,分离效果好。对密度差较小的(△ρ≥0.05)物料均有良好的萃取、分相效果。
新材料应用
除常规不锈钢 304、321、316L、904L 外,还有 2205 双相不锈钢,工业纯钛 TA2,哈氏合金(哈氏 B、哈氏 C 等 );还可生产纯塑料氟合金 PVDF 型萃取机;也可在钢基喷涂 F30(Halar、氟塑料 ECTFE)、衬聚四氟乙烯 PTFE、聚丙烯 PP、聚烯烃共聚物 PO 等。解决盐酸、硫酸等强腐蚀性问题。
上悬式转鼓
上悬式转鼓结构完全取消了转鼓下部支撑,使转鼓下部空间完全得到释放,底部无机械密封、无轴承。在易分离场合适用。
本级回流装置
专利技术本级回流装置在不改变萃取工艺前提下,解决了在相比超过 1:30 - 30:1 的大流比情况下离心萃取机的应用难题。
在位清洗机构(CIP)
专利技术在位清洗机构(CIP)可以在不拆卸转鼓的前提下,有效清洗转鼓内壁的沉积物,很好地解决了物料含有少量固体、萃取过程固体生成等难题。
防乳化装置
防乳化装置的应用,可使高速搅动产生的剪切作用降至最小,能有效防止乳化现象的发生。
积极隔振
直径 450 以上的重型萃取机的底部设有弹性阻尼隔振器,起到积极隔振的作用。在机壳的底部还有弹性支撑体,吸收振动,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平稳性。还可增设振动传感器等安全设施。
全自动切换技术
多级串联逆流萃取时,所用萃取设备数量多。本技术通过数据分析系统自动分析判断,自动关闭异常离心萃取机并自动开启备用离心萃取机,同时自动切换相关阀门,切断异常离心萃取机的进出物料,开启备用离心萃取机的进出阀门,使离心萃取机串联线平稳切换,不影响产品的输出稳定。
产品结构示意图
主要技术参数
型号 Model | 转鼓直径 Diameter(mm) | 混合通量 Total of both phases(L/h) | 运行功率 Running power(Kw) | 进 / 出口 Inlet/Outlet diameter(mm) | 底坐面积 base area(mm²) | 高度 Height(mm) | 重量 weight(kg) |
CTL50 - N | 50 | 5 - 100 | 0.08 - 0.1 | 15 | 340x280 | 760 | 50 |
CTL150 - N | 150 | 100 - 1000 | 0.5 - 1 | 25 | 500x500 | 1150 | 250 |
CTL250 - N | 250 | 1000 - 3000 | 45659 | 50 | 725x725 | 1730 | 600 |
CTL350 - N | 350 | 3000 - 8000 | 45692 | 80 | 910x910 | 2120 | 900 |
CTL450 - N | 450 | 7000 - 15000 | 4 - 7.5 | 80 | 1100x1100 | 2250 | 1400 |
CTL550 - N | 550 | 12000 - 30000 | 45849 | 100 | 1300x1300 | 2750 | 2000 |
CTL650 - N | 650 | 25000 - 40000 | 45976 | 125 | 1500x1500 | 2960 | 2500 |
CTL800 - N | 800 | 30000 - 60000 | 15 - 22 | 150 | 1800x1800 | 3100 | 3000 |
CTL1000 - N | 1000 | 50000 - 100000 | 18 - 25 | 150 | 2100x2100 | 3800 | 3500 |